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释函是的诗词
久滞尘寰想洞天,归山不觉已三年。人过六十有何事,峰住千重只是禅。
下界残阳云影里,上方初夜月明前。闻道近多乘兴者,隔江应见剡川船。
日日扶筇望海涯,目前生计秖些些。一泓潦隔平田阔,千树松排东岭斜。
山外不知何处岸,云中依旧野人家。閒过木桥询老叟,今年丰稔少嘘嗟。
万卉千丛待化工,微云细雾澹和风。是谁不在空濛里,秖有枝头春独浓。
细看重云里,分明不是空。夕寒光独远,凭化委长风。
落树乌成白,催人鬓欲斑。轻质何曾定,浮沈烟雨间。
忆昔鸾溪头,门掩寒山雪。侧闻飞瀑下,法雷振岩穴。
冠盖列松杉,杖笠相颃颉。主人貌婴儿,真似谁优劣。
犹争法秋毫,不与稗贩埒。今见尽虎皮,云深山路绝。
撺迹远海隅,攒眸长捲舌。
茅堂饮啄惯,不愿朱门多。林下拾朝菌,池边赏晚荷。
无人常独立,有兴忽长歌。恃此能无病,兼之遣睡魔。
休随流俗负初心,生死何曾两不侵。未举青莲应解语,空教黄叶误知音。
龙蛇易辨当机眼,水乳难忘薄曙襟。今日始知前日过,庐山秖有此山深。
石镜摇初日,金轮隐暮云。如何此际见,不似昔年闻。
雨过寒塘静,风交春树殷。从来人贵耳,伫望独云云。
龙门曾诣阙,献策弗能用。教授河汾间,弟子从之众。
累徵更不起,名藉一时哄。风雨足以庇,薄田良堪种。
著书可自乐,谈道与人共。假使献策时,大为隋文重。
伊吕岂终隐,杨元相伯仲。虽有蛊上心,考槃不可颂。
奚似宁北海,山谷长读诵。语不及世间,邴王交磨砻。
秖畏彦方知,刑戮安足痛。道路惭拾遗,遐迩返群讼。
所负吾不知,行藏有微中。
忆别匡庐又七年,湖光山月待人圆。栽松未了何生愿,插草遥看后日缘。
拄杖已传庾岭信,深山知有石头禅。烟霞到老真成僻,为寄遐心峡涧边。
羡尔难兄弟,烟云共此遐。心閒馀岁月,世乱苦桑麻。
野寺门前路,石楼峰上霞。因君思旧隐,山色十年赊。
江门春色自何来,冷燄寒香暗里催。物化共看谁着眼,旅怀独酌未成杯。
劳劳人外虎溪月,落落更残牛粪煤。野衲不知时序易,数株松树一瓶梅。
凄然今夕是何夕,依旧去秋茕独身。仰看忉利空无际,回望双林泪转新。
愁极却怜知己在,夜深偏忆故山真。谁携拄杖从金井,曾见宾鸿到海濒。
壁立崔嵬透一关,不携楖栗跨千山。空中风起石梁隐,足下云生鸟道顽。
长老峰高终古在,天然岩待此时还。群峦尽在霜烟里,夜月横江万木寒。
山中常作梦,梦里不知山。双屦随人去,千门得食还。
夜泉寒竹簟,秋月白柴关。同道如相忆,归来共学顽。
三十四年前,当知亦偶然。胡为于此日,更欲贺初年。
雁过长空澹,江摇寒日圆。一生魂梦里,荣落在谁边。
落日潮平半掩扉,田高山浅鹧鸪肥。野人策杖欲何去,遥见溪桥数衲归。
不到罗浮已十年,登台松柏望苍然。幢幡曾绕一人后,堂构空惭七众先。
旧植菩提堪荫月,新移石磴尚闻泉。峰头老少疑残梦,泪逐西风落枕边。
雁叫微霜后,林寒细雨初。板桥先度客,野圃罢烧畲。
望寺僧归疾,投城马去疏。前涂云树合,回步竟何如。